作者:钧测检测鉴定 发布时间:2024-12-03 15:04:27 人气:77
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沉降观测是确保风力发电设施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的沉降观测要求也日益严格。本文将详细介绍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沉降观测的方法、技术要求、观测周期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沉降观测的重要性
风力发电设施通常由高大的塔筒、机舱、叶片以及升压站等组成。塔筒作为支撑结构,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风力发电设施通常建在地质条件复杂、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力、地质、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沉降。如果沉降超过一定限度,将会对塔筒的倾斜度、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开展沉降观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沉降问题,对于保障风力发电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沉降观测的方法
沉降观测的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测量法等。在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的沉降观测中,水准测量法因其精度高、操作简便而得到广泛应用。
1. 水准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各沉降观测点相对于某一固定水准点的高差变化来监测沉降的。具体步骤如下:
- 仪器选择:选择高精度水准仪和水准尺,水准仪的精度不得低于DS2级别,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钢条码尺。
- 观测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最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 观测周期:按照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观测,通常每增加1-2层或每增高10-15米观测一次,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 观测记录:详细记录每次观测的数据,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高差、环境条件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2. 全站仪测量法
全站仪测量法通过测量各沉降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变化来监测沉降。该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3. GPS测量法
GPS测量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通过测量各沉降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变化来监测沉降。该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的特点,但受天气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
三、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观测点的稳定性、观测仪器的精度、观测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等方面。
- 观测点的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稳定的地基上,避免受到施工、振动等外部因素的干扰。观测点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 观测仪器的精度:观测仪器应经过校准和检验,确保其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观测人员的专业性:观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熟悉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流程。在观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观测数据应经过严格的核对和审查,确保其准确无误。对于异常数据,应进行复测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沉降观测的周期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地质条件、施工进展以及荷载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通常,高层建筑施工期间每增加1-2层观测一次;电视塔、烟囱等高耸结构每增高10-15米观测一次;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及结构安装等增加较大荷载前后应进行观测;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此外,施工期间因故暂停施工超过三个月时,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后,应根据沉降情况确定观测周期,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五、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
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沉降量计算、沉降曲线绘制以及沉降分析等环节。
- 数据整理:将每次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高差、环境条件等。对于异常数据,应进行复测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沉降量计算:根据每次观测的数据,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和累积沉降量。沉降量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高差法,即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减去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 沉降曲线绘制:根据沉降量计算的结果,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沉降曲线能够直观地反映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和沉降速度,为后续的沉降分析和工程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 沉降分析: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沉降的原因和规律。对于异常沉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沉降观测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观测点的选择:观测点应选择在能够真实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的位置,避免受到遮挡或干扰。
- 观测时间的安排:观测时间应避开高温、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观测仪器的校准:观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 观测数据的记录:观测数据应详细记录,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高差、环境条件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 异常数据的处理:对于异常数据,应进行复测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塔筒及升压站建筑设施沉降观测是确保风力发电设施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择观测方法、严格遵循技术要求、科学确定观测周期以及准确处理观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沉降问题,为风力发电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沉降观测也为工程安全评估、结构健康监测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应高度重视沉降观测工作,不断提高观测水平和技术能力,为风力发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